NFT要凉了?
NFT是不是要凉了?最近,两个截然相反的信息接连冲击了我。
5月4日,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称NFT市场正在崩溃。
NonFungible 数据显示,当周NFT日均销量下降至约1.9万个,与去年9月约22.5万的峰值,相比下降了 92%。
另一边,无论是相关资讯报道的热度,还是身边圈子对该话题的讨论,都诚实地反映了这一趋势,确实是报道越来越少,大家聊天中对此提及的频次也大幅下降。
当下大学生年轻人群体中似乎正在兴起对NFT的抢购热潮。一直以来,看不懂年轻人都是中年投资者最害怕的一件事。
同样的,长期坐在家中看报表的人也非常害怕被大量貌似客观的数据所蒙蔽淹没,进而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生猛发生的一切事情。
NFT。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s,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Tokens在这主要就是指加密代币。这玩意儿跟区块链高度相关。
简单理解,区块链是一种储存技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
应用了该技术的一切产品,比特币也好,NFT也好,基本上都具备了不可伪造、集体维护、去中心化、可追溯、公开透明的高信任特征。
那这种100%自由主义的技术手段,很容易就被率先应用到金融领域。
而去中心化带来的监管困难,又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投机行为、造富故事以及系统金融风险的衍生。
5月中旬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上演着大逃杀,以人称币圈茅台的LUNA币暴跌98%为代表,24小时内共有逾37万海外用户爆仓,爆仓价值9.38亿美元,约63.6亿元人民币直接蒸发。
据了解,这些学生群体参与NFT的方式,大都会选择以小额高频为主,每次投资金额大都在9.9元或19.9元一单,最高也不会超过100元。总结来看,对这群Z世代年轻人来说,NFT主要有三大吸引点。
第一,新鲜时尚。
确实是一种谈资。听他们没事儿聚一块聊这些,感觉还是挺牛x的。这不就跑步进入投资圈了?NFT一方面门槛极低,另一方面还颇具前沿性,因此极大满足了部分群体的虚荣心理。
第二,回报诱惑。
老实说,跟两年前那波炒鞋很像。NFT没有什么特别,属于高风险投资项目。炒鞋,赌石头,NFT,本质都是一样的。逮住了就能大发一笔,还是很刺激的。
三,个性体现。
与纯粹的赌博不同,NFT目前大都是以画作、头像、数字藏品等艺术形式出现。
相比于其他赌博项目,NFT的参与感更高,个人印记更重,最终盈利后带来的成就感也更强。个性化,刺激感,新鲜感,低门槛,这些特质可以说就是为Z世代们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