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说NFT区块链数字藏品
订阅 Cooin.TOP 不被未来甩下车
去年NFT风头正劲的时候打算写个浅析入门,结果写着写着发觉要想把NFT聊明白就必须先说区块链,如果区块链的基础都没明白,那对NFT的理解只能停留在QQ秀、游戏道具的层面,解释区块链又要写好多字,于是犯懒了,于是黑不提白不提的拖到了现在。
旧文再提是因为近来周围朋友、客户时常问及NFT还是不是风口?能不能涉足一下?我的回答是国外NFT相关内容,比如OpenSea平台和上边在售的项目水有点深,对于国内无论大厂还是作坊的数字藏品相对就比较简单。话说到这谁都会问个“为什么?”,并不是说外国的月亮圆,而是国内外NFT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与国内推崇的数字藏品大相径庭,这也是我前边提过的为什么了解NFT首先得清楚什么是区块链。
网上不乏各种“公知大V”对区块链的解释,放眼看无非是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共识互信等车轱辘话来回说,矿工、挖矿、比特币更是云里雾里。我在直播、分享会、饭桌上用各种比喻举例解释过区块链,每人理解能力不同,技术名词对于非互联网、IT从业者也确实陌生,所以效果不一。

选了个通俗易懂大白话的例子,假设个小场景,然后顺道把前边提的那些名词也套用进来解释一下。
老王、小明和小张,三人合作关系,有频繁的财务往来,每天在不同银行间转账、走各种流程、支付各种手续费……于是他们决定让老王当记账人,也就是说老王不仅要记录他与小明和小张的账务往来,小明和小张之间的账务往来也由他来记录,每月算次总账。慢慢他们发现三人间的账务让老王一人记录有安全隐患,即便他们信的过老王的人品,但也要考虑疏忽大意的可能性,所以决定每人都要记录三人间的账务往来,也就是说老王和小明的账务往来不只是他俩人记录,小张也要记录,以此类推。
现在记账人不再是老王一个人,而是变成了三个人,这其实就是完成了“去中心化”,而全部账务往来记录工作分到了每个人的手里,这就形成了“分布式账本”,三人都认可这种共同维护一个账务记录的工作方式就是“共识互信”。后来认同这种工作方式的人越来越多,还设计出了更加专业记账方法,并通过记账赚取劳务费,这些人的就是“矿工”,他们行为被称作“挖矿”。由于这些账务往来数字只是存在于这个独特的记账网络里,并不是真正的钱币,于是它就有了个新名字,叫“比特币”。
把简单事变复杂了 --
通过上边简单的例子,想必大家对区块链最基础的工作原理有自己的认知了。我猜这时会有另一种想法出现,那就是多人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是不是把简单事变复杂了,效率低下了……
没错,目前区块链与传统“中心化”的运作方式相比就是效率低下。比如说打局王者荣耀,或者线上看高清电影,这些都属于“中心化”的运作方式,服务器就是中心,游戏复杂的规则、视频庞大的数据都存在服务器上,手机、电脑上的客户端直接与距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产生数据交换, 而不是所有的服务器,玩网游时要选择分区也是这个道理,为的就是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因为它并不符合当下主流用户需求。
诞生的意义何在 --
到这里新想法又出现了,区块链效率这么低下,它诞生的意义何在?那咱们回到传统“中心化”运作方式,说说它有哪些不够完美的地方。
网游里你花费时间与金钱所创造的人物角色、道具,这些其实都不属于你,游戏停服下线的那天除了截屏你什么都留不下,也没什么能证明你曾经拥有它们。每当你准备使用新APP时就需要重新留下个人信息,而且你曾经拥有的积分、权益等等也无法在不同的APP或网站间互通。
通过上边两个小例子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所享受的速度、高效其实是用权益、隐私换来的,而且我们在网上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无法跨APP或网站流通,如今新兴的非主流用户更看重平等、权益等等,哪怕是虚拟的也不例外,这也是Web3.0倡导理念之一。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与传统“中心化”的运作方式相比,更加体现出了平等,参与者就同一规则达成了共识,就算我用一台家用电脑也同样可以去验证服务器的工作内容。
现在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大厂的高层人士,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出来的产品,每年还要投入高昂的运维费用,而且需要把产品信息全部公开,接受每一个普通用户的监督,这样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应用项目你做不做?
区块链技术与NFT --
现在说说文章开头提到的NFT吧,解读什么是NFT的内容都一模样,就不复制粘贴了。
仍然用老王、小明和小张建立的记账方法来举例子,这次他们利用这种记账方法来记录物品归属权,小明喜欢小张用PS做的一张图片,并买了下来,从此图片的归属权变成了小明,老王做为见证参与了记录,并且在这个记账体系里的所有人都会记录,这张图片就属于NFT概念。
并不是虚拟物品都属于NFT概念,能称作NFT的前提一定是在区块链上,以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坊区块链为例,在这条链上发行的图片、文字等等,你可以随时查看创作者、所有者及每次交易记录,你甚至可以用一台电脑参与其中,去验证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
点开瞅的更清楚
上面的截图是库里购买无聊猿NFT头像的交易记录,来自 etherscan.io 俗称区块浏览器,是区块链的必备工具。
我只是截取了部分内容,交易时间是肯定会有的,还有库里、OpenSea平台和卖家的三方交易信息,以及花费的以太坊数目、手续费和当时价格。
反观国内的NFT项目,不,应该叫“数字藏品”,都说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但却没有“区块浏览器”这种工具存在,也不可能查到类似库里买头像那种交易记录,更不可能用一台电脑参与其中验证交易记录,说白了数字藏品仍然是传统的“中心化”的产物,本质和QQ秀还真是差不多,俗话叫“换汤没换药”,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NFT区别很大。
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NFT可以自由交易,但风险也会很大,首条推文NFT就是个反面教材,买家花290万美元拿到后又标价4800万美元出售,结果最高出价不到300美元;国内的数字藏品不能自由交易,价值多少发行者说了算,信不信由你,反正也得不到市场验证,风险基本等同于智商税。
两千来字不能把NFT说透彻,区块链就更难了,比如前边提的家用电脑怎么可能去验证服务器的运算内容?比特币、以太坊、NFT又是什么关系?随便哪一点都能聊上好一阵子。但至少说明了NFT和数字藏品本质上是两种玩意儿,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还是看自己的认知吧。
还有更多……

Cooin.TOP(库印)创建于2019年
我们专注于新科技、新技术
为极客、千禧一代提供新潮有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