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音乐版权和数字藏品,贝多音乐如何能否开启NFT2.0时代?
作者 | 范志辉
如果想以音乐为生,需要累积多少粉丝?
《连线》杂志之父、现象级图书《失控》作者凯文 · 凯利曾给出答案:1000 个铁杆粉丝。在凯文 · 凯利看来,从事创作和艺术工作的人,例如摄影师、作家、音乐人,想要以此为生并不需要太多的基础资源,抑或是动辄百万的启动资金或客户,你只需要 1000 名真正的粉丝。
也就是说,只要有 1000 名粉丝认可你的价值,愿意为你的内容付费,你就可以以此为生。这就是被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内容生产者奉为圭臬的 "1000 名粉丝理论 "。
对于独立音乐人而言,凯文 · 凯利给出了理想化的愿景,那么如何链接到这 1000 名铁杆粉丝呢?如何来搭建相应的平台和渠道呢?贝多音乐正试图以区块链 NFT 技术 + 音乐版权收益的创新落地,给出自己的答案。
现象级好歌不易,
一千名铁粉更难寻
一直以来,音乐行业都存在着很显著的 " 长尾效应 "。
拿今年复古怀旧潮来说,不管是经由《怪奇物语》第四季让 Kate Bush 在 1985 年发行的《Running Up That Hill》重新爆红全球,还是王心凌翻红的同时作品霸榜各大音乐平台,都证明了好作品的长久生命力。
尽管歌曲在大火后还将长期释放价值,但在现行的音乐产业生态下,一方面创作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回馈,收益来源十分有限,甚至想以音乐为生都存在困难;另一方面,粉丝和音乐人之间距离较远,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连接方式,没办法直接支持音乐人的成长进阶。
曾制造出《走着走着就散了》《不仅仅是喜欢》《海草舞》《社会摇》《动感光波》等多首现象级热歌的唱作人萧全所说," 作为音乐作品的根基,很多创作人、音乐人,并没有在浩浩荡荡的所谓华语音乐大潮中获利,更多的收益被平台、版权公司甚至歌曲表演者分走了。这还是作品有知名度的,那更多歌曲风格比较小众的作品和音乐人,获利就更困难了。"
在凯文 · 凯利看来,要让收益真正地惠泽到真正的内容生产者,只有两条路,要么增加头部歌曲的走红时间来缩短长尾,要么找到生命周期价值更高的粉丝们。在创作者经济崛起和 Web3.0 的时代变革面前,后一条路更具现实基础和复制可能性。
作为高抗风险性的投资标的,音乐版权可以产生定期、长期的现金流,甚至可以带来高达一年几十上百倍的想象空间。以在 2020 年火爆大江南北的《少年》为例,在发布之初并没有引发多大的市场关注,直到几个月后经由《人民日报》引用后才逐渐爆红成为现象级歌曲。
据传版权方最初投资数十万元推广《少年》这首全新的原创歌曲,在爆红后的总收益就达到千万元级别。目前来看,从《少年》《听我说谢谢你》到《赤伶》《须尽欢》,类似的走红神话正重复上演。
从中也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好音乐并不缺乏受众基础,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渠道和平台将有才华、有作品的音乐人直接链接给粉丝,并从中让各方受益。
在每天诞生 6 万首新歌的时代,即便粉丝有资金、有热情想参与到潜力音乐人的未来发展里,却没有可靠的参与和投资渠道。更常见的情况,是音乐人迫于生存需求或许为了获得推广资源,被迫出让自己的音乐版权,从此与己无关。
现象级热歌好找,一千名铁杆难寻。他们各自独立,就像一座座孤岛,缺乏一个合作共赢的契机。
众筹、众推到众赢,
粉丝也能为好音乐赋能
如上所述,1000 个粉丝看起来不多,但如何持续转化出音乐作品的价值,则需要依靠公信力的平台、专业化的运维和完善的商业链条,很难由内容创作者本身来实现。
随着近年来 NFT、数字藏品热潮的兴起,不少从业者也在摸索助力音乐人通往 Web3.0 时代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今年 6 月正式上线的贝多音乐就从商业模式、技术支撑等层面入手,将创作者、版权方、粉丝、平台等多方绑定在一起,重塑原有的生产关系,实现了商业利益的多方共赢。
据悉,贝多音乐上线首日注册人数就突破 100 万,一周内总注册人数已超过 218 万,不仅与阿里蚂蚁链达成合作,还打造了像《海草舞》音乐版权数字藏品拍出超 3000 万元的现象级案例,一举刷新了单曲数字藏品最高价值的世界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海外音乐 NFT 领域存在的二级市场炒作带来的投机性,或者权属不清导致的权益落地困难等问题,贝多音乐在海外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迭代升级,将现实中的音乐版权收益与虚拟的数字藏品绑定,在全球首家落地了音乐版权收益藏品模式。
简单来说,音乐版权收益藏品模式类似天使投资,一方面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藏品的存证、确权、音乐版权收益拆分,并实现全球公开透明自动化结算;另一方面,让普通人有机会投资音乐版权获得收益,让版权方获得更多付费铁杆粉丝,真正实现了粉丝与创作者的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NFT、数字藏品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建设。在打通音乐版权和数字藏品的逻辑下,贝多音乐将借由数字藏品的发行凝聚出一个新的音乐社群,所有数字藏品的持有者可以共同助力同一首音乐。
为了更好的推广效果及更高的分红回报的可能性,购买者可以像制作人和股东一样,与其他用户及音乐人共同参与歌曲的制作、宣发、推广等环节,即便是简单的收听、转发、评论、互动、分享,都可以为收益的提升做出贡献。
我们也注意到,贝多音乐最近就在组建 Tank 万人真爱后援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化零为整地支持、参与偶像复出的每一个环节。据悉,Tank DAO 已经取得 Tank 超话、贴吧、社群意见领袖和 Tank 签约经纪公司的支持,并率先将数字藏品与 Tank DAO 结合。
相较传统的众筹模式或者后援会筹款,这一基于数字藏品的组织模式能够 100% 全部款项没有损耗地支持给自己的偶像,粉丝还能以 1 分钱近乎免费的方式获得相关数字藏品,与偶像共享未来的音乐版权收益,实现了从单一的 " 众筹 " 到 " 众筹—众推—众赢 " 的完整生态。
在作品中心的逻辑下,喜欢的人越来越多,能收藏到的人少,NFT 藏品将自然有持续升值的空间,而不依赖无理由的控盘、暴涨,这似乎更符合我们对于 NFT 的未来想象。
打通音乐版权和数字藏品,
能否开启 NFT 2.0 时代?
随着 Web3.0 时代的加速到来,NFT/ 数字藏品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果说无聊猿俱乐部为代表的 JPEG / GIF 等算法艺术的爆火代表了 NFT 1.0 时代,为 NFT 走入大众视野带来了流量;那么,将音乐版权收益和价值完美拆分并锚定到 NFT 之上的音乐版权数字藏品,则实现了创作者、粉丝、平台的多方共赢和商业闭环,开启了 NFT 2.0 时代。
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华纳音乐 CEO Steve Cooper 直接表示:" 从数字藏品到音乐版税,Web3 代表了音乐行业令人兴奋的未来,它将帮助音乐人以有趣和创新的方式接触数以百万的新粉丝 "。
而现实中也出现多个从 NFT 收益的音乐人案例。比如,Snoop Dogg 发行的 NFT 就在短短 5 天内创造了 4400 万美元的销售额,Steve Aoki 也说从 NFT 中赚到的钱比过去十年收到的预付款还多,足见其商业变现能力。
作为国内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贝多音乐成功打通了创作者 - 版权方 - 投资者 - 粉丝听众 - 推歌团队 - 乐评人等音乐产业上下游,并以众筹、众推、众赢的激励和合作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加入。
据悉,近期除了 Tank、梅兰芳、白小白、赵乃吉、动力火车、金志文等明星艺人藏品加入,贝多音乐近日还将举办活动赠送周杰伦限定珍藏 NFT 盲盒,传奇级藏品和大量周杰伦明星周边。
当然,我们最值得期待的还是 NFT 不再是头部艺人的游戏,用萧全的话来说,就是 " 让更多风格并不是特别大众或尚未爆火的宝藏歌曲与音乐人,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推广 ",从基层激励词、曲、唱创作者,真正造富整个国内原创音乐生态。
先声话题
话题内容:音乐人如何找到 Web3.0 时代的 1000 个铁杆粉丝?NFT 又将如何重塑音乐人与粉丝的关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将会在本周发布的文章推送内,从所有留言评论中,挑选 3 位读者,分别赠送 18.88 元、8.8 元和 6.6 元红包。获奖名单将在每周日的 " 先声周报 " 栏目中公布,请保持关注。
长期招聘音娱产业记者(实习 / 兼职 / 全职),不问出处,能力说话,待遇从优,详情请后台回复 " 招聘 "。
排版 | 宁斯琦
音乐先声工作室介绍
音乐先声,即专注音乐产业,先发未来之声。怀抱对文字和产业的敬畏之心,我们致力于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通过对国内外音乐产业案例、现象的研究分析,拆解背后的逻辑、规律和趋势,持续输出深度干货,争取领先行业半步。
目前,音乐先声在虎嗅、36 氪、钛媒体、界面等核心平台累计发文超 1300 篇,获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20 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内容穿透力、行业影响力居音乐垂直领域第一位。
往期热文
- 关注我们,收获最新产业洞察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击下方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