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了却摸不到,NFT代币艺术品交易热潮席卷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
最近有个词条在艺术领域风头很盛——NFT艺术品。
就连著名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也加入NFT热潮。
去年其售出一部分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Hokusai)的NFT形式作品,反响甚好,于是今年又将马上推出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威廉·特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作品售卖和拍卖会。
当然,还是以NFT形式,用艺术家的签名加密,以验证其所有权。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非同质化代币,是指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
以上的概念解释里,每个词大家都认得,但它们合成一句话的时候,是不是好像根本不知道说了啥……
数字资产在互联网时代能被轻易复制粘贴,通俗一点来说,NFT就是数字资产的身份证。
此次大英博物馆将以数字形式出售的特纳作品一共有20幅。
特纳生前对色彩和光影极感兴趣,在风景画和海景画中都多有呈现,被称为光的画家。
这些作品是佳士得拍卖行前董事长罗伯特·怀利·劳埃德(Robert Wylie Lloyd)留给博物馆的收藏。
根据劳埃德的遗嘱,这些画作只能在每年2月展出两周时间,而且其中的素描和水彩画作不能出借给大英博物馆以外的展览。
和销售传统画作不同,比起买家购买了实体画作收藏在家,其他人可能无缘得见的情况,通过NFT形式购买的艺术作品,买家只拥有所有权,而其他人仍然可以在网络上随时浏览、复制或者下载这幅作品。
但NFT能证明,只有买家手里的是原版。
大英博物馆在去年9月推出的200余件北斋NFT作品里,除了有非常著名的部分画作,比如神奈川巨浪,也有一些正是博物馆前一年从别处购回、比较鲜为人知或从未出版过的北斋作品。
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初创公司LaCollection合作,将这些作品以固定价格、或者拍卖方式出售,当时吸引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受众。
今年特纳的NFT作品也会如此。
不过此次销售会先以私人销售开始,面对的是上次购买过北斋NFT作品的顾客,提供的是一批超级稀有的画作版本。
然后才是面对大众的销售。
数据显示,市场对NFT的狂热持续上升。
去年8月,全世界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销售记录达到了34亿美元。
而早在去年3月,这个数据也才1.48亿美元,1月的时候更是只有800万。足以见其涨势之猛。
虽然NFT以其唯一性、可追踪的优势,保障了艺术品作者,尤其是原创数字艺术品的作者的版权和收入,颇受艺术界追捧,以及一些人认为它是艺术收藏领域的未来,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同NFT是技术变革,而是投机泡沫。
不管怎么样,NFT现在绝对是艺术领域不可否认的热潮。
前面提到的法国初创公司LaCollection,专门从事NFT的出售,最近也在积极接洽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等博物馆,希望能和它们有更多的合作。
-END-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0387427/NFT-boom-British-museum-puts-20-Turners-watercolour-paintings-sale-DIGITAL-form.html
图片来自网络
文|青果果子